护国元勋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,看了让人十分感动
护国元勋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,看了让人十分感动
1900年,小凤仙于在杭州出生。
她是满族人的后裔。她的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。
在那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,那个八旗武官又突然落职了。
小凤仙的幼年,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、后母对她很冷落的家庭中。
在小凤仙约十三四岁那年,她的父亲故去。由此家庭生活更为艰难。后母意欲再嫁谋生路,狠心要将小凤仙卖掉。
小凤仙
这一天,杭州的一条街上挤满一群人,围观一个身上被插了草标出卖的小女孩。一对男女走过来,仔细打量这个瘦弱的小女孩,见她虽衣衫褴褛,却浑身透着一股清秀和聪灵。
这对男女当即以八十两银子的身价将小女孩买去。
这个被抛弃给陌路人的小女孩,便是后来闻名北京的艺妓小凤仙。
可怜当时她被卖身时,连姓名也被卖得无从知晓。这对男女给她取名小凤。
小凤没有落到正经善良人家的枝头。买回她当婢女使唤的这对男女。
据说男的是在宣统年间写过一本庸俗的自传体小说《鲁男子》的风流文人,叫曾孟朴。
此人以寻花问柳为乐。女的叫彩鸾,是曾孟朴在上海清和坊“媚莲小榭”狎妓时宠爱的一个雏妓。后来曾孟朴花了一大笔赎身钱从鸨母手上赎她出来,娶回家中。这两个男女成婚后双双来到杭州,在官场上谋了一个差事。
小凤在曾孟朴家里当了一年婢女后,已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了。尽管吃得残羹剩食,而又重活劳累,她仍然发育成熟了,出落得十分标致。
当初买她时就不怀好意的曾孟朴,迫不及待地要摧残这支刚刚含苞的小花,他时常拿贪婪的目光在小凤身上扫来扫去。天真纯朴的小凤尚不谙人事,对这些浑然不察。
小凤仙
这日一大早,小凤见主人曾孟朴和彩鸾忙着梳妆打扮完毕,便有说有笑地出门去了。
她料想他们一时片刻不会回转,便想把自己身上穿的衣裳换洗一下。她走进自己的小寝室,刚刚闭门解了衣扣,便听见男主人急促地敲着她的门叫她。
她以为主人突然转回来必是忘了带上什么物品或忘了吩咐什么事,急忙应声掩了衣襟开门出去。谁知男主人一头闯进门来,把她也拽进去,闩了门栓便行非礼之举。
可怜小凤一个奴婢,哪敢有任何反抗?只得在惊慌和恐骇中任由男主人凌辱……偏偏这时女主人彩鸾不迟不早赶回家来,撞见了男主人的丑行。
原来,曾孟朴乃是故意骗彩鸾一同外出,然后借故甩脱彩鸾溜回家来的。
但他却瞒不住彩鸾这个风流场所里滚出来的泼辣女人,她早就在暗暗提防他的言行举动。当初她花银子买下小凤是另有打算,想使唤她几年,再转手卖给鸨母赚一笔银子。
她自然不容曾孟朴去狎逅一个婢女而冷落她。她急急忙忙赶回家中,拿着了把柄便醋劲大发又哭又闹。
小凤也挨了女主人的痛骂。听了一番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后,她才知道自己宝贵的童贞被男主人强夺去了,不禁失声痛哭。
男主人恼羞成怒,索性公开地一再蹂躏起小凤来。小凤的身心遭此摧残,从此形成忧郁寡欢的性情。正巧,这时上海清和坊“媚莲小榭”的那个鸨母忽然来杭州进香。
曾孟朴
她顺路到曾孟朴家看她过去的“女儿”彩鸾,撞见了这对男女的闹剧。
鸨母见小凤姿色不凡,暗忖可从这个年龄正合适的女孩子身上捞一把。便打定主意,故作半真半假的语气对曾孟朴说:“当初老身为了成全你,狠狠心把老身最疼爱的女儿给了你,也是指望你们恩恩爱爱的过日子。
你如今也该寻一个孝顺的女儿还给老身才好……依老身之见,不如让老身把这个小凤带回上海去。她一走,你们两口子也没事了。”
彩鸾一听正中下怀,自然是抢先满口应承。曾孟朴也不便再说什么。鸨母回上海时,便像花钱买小羊羔似的把小凤牵走了。
小凤被带到上海,从一个火坑里被推进另一个火坑,被迫入了清和坊“媚莲小榭”为妓。她开始痛恨这世间的不公正,性格忧郁而冷漠。
鸨母给她易花名凤云,逼她立即接客。
尽管小凤哭泣不从,怎奈老鸨冷眼凶脸,威逼利诱,她已是身不由己了。
从此,小凤(凤云)在上海沦落风尘。
那正是“二次革命”失败时期。革命志士或远逃他乡或亡命国外。官僚、巨贾、豪绅们却洋洋得意。一时间,冠盖京华,挥金如土。上海的名妓,也趋炎附势,纷纷北上“淘金”。
凤云(小凤)也随着这股潮流漂泊到北京。
北京八大胡同,是达官贵人醉生梦死,妓女们强作欢颜的青楼之地。
八大胡同的兴起,是民国前后一、二十年的事。前清禁止官吏狎妓。但不禁“男风”,俗称“相公”,士大夫选歌征色,都重在那些扑朔迷离、难辨性别的戏班“歌郎”,也就是扮花旦扮得惟妙惟肖的俊俏小生。
北京八大胡同
这些“歌郎”名为郎君,实则视同女身。到了光绪中叶,北京内城口袋底一带出现了歌妓,与戏班相区别,称为小班。
庚子年间,八国联军进犯北京,京城大乱,内城的歌妓班子也都逃散躲避了。
等到局势平定以后,歌妓小班渐渐集中到八大胡同:陕西巷、石头胡同、皮条营、王广福斜街、百顺胡同、韩家潭和后来名存实亡的胭脂胡同、万佛寺湾共八处。
小班,全称是清吟小班,表示她们卖艺不卖身,流品不同,是娼寮中身份等级最高的。清吟小班,又分南帮和北帮。两帮界限划分极严,本来南不北侵,北不南扰。
但自从上海和南方各地的艺妓歌女纷纷入京以后,使南帮的势力扩大了,尤其是南帮中的苏帮,地盘向北帮占据的东段延伸。原先是北帮天下的陕西巷,渐渐由南北两帮平分秋色。
陕西巷在八大胡同中名气最大。据说当年赛金花就曾在此高张艳帜。凤云来到京城,就入在陕西巷南帮的云吉班。
她改叫艺名小凤仙,度卖艺生涯。小凤仙的身姿、容貌可谓天生丽质。但在美女如云的八大胡同,她的相貌并不特别突出。她是凭自己非凡的气质而迅速引人注目的。命运对她不公道的摆弄和折磨,倒使她在生活中熬得性情孤傲。
她很不善于侍候客人,尤其不愿逢迎巴结,为此不知遭到鸨母多少次叱骂讥讽,可她仍我行我素。她很聪慧,颇能识文断字,爱好读书。
这使她在艺妓群中超人一等。她本一口吴侬软语,进京后很快又说得好一口京片子。她擅长作歌缀词,更兼博览群书,很有思想,且有一副侠义心肠,被人称作侠妓。
所以,小凤仙在陕西巷挂的牌子很快名噪京城,成为南帮翘楚。
民国初年,北京官僚狎妓成风。革命党人也以烟花胡同作掩护,从事秘密活动。
蔡锷闻得小凤仙的名气,便到陕西巷云吉班探访,结识了小凤仙。这是在1913年至1914年之间(民国二年至民国三年)的事。
当时小凤仙约十七、八岁。
小凤仙与蔡锷交往的背景很复杂微妙。
蔡锷是北洋军阀的滇系将领。年轻有为,军事才干卓著,深得云南将士的拥戴。以当时蔡锷身为云南都督的实力地位和影响,加之地敬重梁启超师长,被一心策划称帝复辟的袁世凯视为大隐患。袁世凯便用民国大总统委以组阁重任或派往湖南率军的名义,骗蔡锷入京。
蔡锷将军
蔡锷尚在进京途中,袁世凯已背信弃义,宣布了另外的组阁和治湘军人选。等蔡锷到京后,袁世凯委他以参政院参政员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重职,并赠予梅花胡同66号豪华公寓和一万元金,以示大总统爱才重才,“上马赐金,下马赐银”。
其实,封给蔡锷的都是空衔,他被软禁起来了。袁世凯专门指使长子袁克定,派出众多党羽,严密监视蔡锷的一举一动。
这些都是小凤仙和蔡锷深交之后才得知的。
蔡锷是一个爱国的热血壮士。他出身在湖南宝庆县(今邵阳市)一个清贫的农家。这个寒门学子,从小就立志救国,长大后留学日本,寻求真理。
后来投笔从戎,从重九起义到督军云南,屡建奇功。蔡锷的政治抱负,是巩固刚刚建立的民国基础,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,安定天下老百姓的生活;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,用以对付日益贪得无厌的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。
蔡锷对袁世凯的认识,经历了一个过程:由全心拥护、寄予幻想、到半疑半信、提高警惕,直至彻底失望,认清了窃国大盗的狰狞面目。
蔡锷遂与其师梁启超密谋反袁大计,极其隐蔽地与云南将士频繁联系。为了迷惑袁世凯,蔡锷宣称与其师梁启超政见不同,公开签名拥护帝制。
并进一步麻痹袁贼,终日混迹八大胡同,纵情声色,不问公务,表现出一副沉沦壮志的庸倦形态。评价这段历史的人称之为“醇酒妇人计策”。
自然,此时的蔡锷。目睹令人作呕的拥帝派丑行,叹满京城的文武官吏、学者名士中,竟难觅知音,也不无索性遁身歌楼酒肆,借以排遣积淤满胸的忧愤忿懑之心境。
一天,蔡锷易戎装为商贾服来访。他自称是商人,出言谨慎,对自己的身份来历讳莫如深。小凤仙很善于察言观色识别人物,一眼看出蔡锷气宇轩昂,仪表非凡。
凭直觉,她感到此人绝非一般拉皮条的官绅富贾、无聊文人之类,象是一个身负有重大使命的人。
小凤仙与蔡锷将军
小凤仙置酒款待蔡锷。应酬交谈中,小凤仙更见这人谈吐不凡,便说道:“我自堕于风尘卖艺,几年来也接待了各色各样的客人。未尝有丰采似君,令人钦仰,今日可谓仅见斯人了。”
蔡锷忙答道:“都门繁盛,游客众多。王公大臣,不知凡几;公子王孙,不知凡几;名士才子,不知凡几。我贵不及他人,美不及他人,才不及他人,怎得谓仅见斯人?”
小凤仙摇首道:“如君所言,均非我意。试想当今举国萎靡,国将不国,贵乎何有,美乎何有,才乎何有?我独宠君,因见君眉宇间有英雄气,不似那寻常人醉生梦死的模样。”
说得蔡锷半晌不言,暗暗赞叹小凤仙果然是娼寮中的特色女子,不愧侠妓名声。但他毕竟不放心直言自己的来历,只好言不由衷地应付别的话儿。
小凤仙见蔡锷似有难言之隐,遂离席抚琴,奏一曲《高山流水》。委婉真切,情意淋漓。蔡锷为歌曲所动,也离席聆听。一曲罢了,他还愣在那里若有所思。
小凤仙见状,又为蔡锷满斟一杯酒。递给他说:“细观君态,外似欢娱,内怀忧结。我虽弱女子,倘蒙不弃,或许能替君解忧。请勿视我仅为青楼浅薄女郎!”
蔡锷听罢,对小凤仙更为赏识,他接过酒,一饮而尽。这才仔细打量小凤仙,见她确实妩媚动人,衣饰妆扮却淡雅,眼神天真中透着孤傲和深沉,显得格外端庄清秀,全然没有青楼粉脂气。
小凤仙被他的眼光逼得垂下眼睑。但她很快迎眸对望过去。两人心里都有了一种碰撞般的震荡。
蔡锷看到小凤仙的箱头柜面上堆满了书籍和许多卷轴。他信手展阅卷轴,见多是文士赠联,便笑着问小凤仙:“对联如许,何联最适卿意?”
1915年12月25日,蔡锷等在云南组成护国军举兵讨袁
小凤仙答道:“我略谙文字,未通三昧。但觉赠联中多是泛词,不甚切合。不知君肯赏我一联否?”蔡锷概允不辞。小凤仙当即取出宣纸,磨墨润笔。蔡锷不假思索,挥毫疾书,但见一联跃然纸上:
不信美人终薄命
自古侠女出英雄
小凤仙十分欣慰。
当她看到蔡锷署下款“松坡”二字时,略微思忖,猛悟道:“君莫非蔡都督么?”
蔡锷神情默然地点点头。
小凤仙欲问又止。犹豫片刻,仍旧问道:“如今这都门系龌龊地方,君本在云南率军,何为轻身到京?”
蔡锷一惊,毕竟不敢轻意道出实情,便试探说:“现在袁总统要做皇帝,哪一个不想攀龙附凤,图些功名。就连女界中也组织请愿团,什么安静生,什么花元春,都趁机出风头。我为你计,也不妨附入请愿团,借沐光荣。何必甘落人后?”
小凤仙却正色答道:“你们大人先生,应该攀龙附凤,似我命薄,想什么意外光荣?君且休说得肉麻。”
蔡锷并不在意,又问道:“你难道不赞成帝制?”
小凤仙反问道:“帝制不帝制,与我无涉。但问君一言:三国时候的曹阿瞒,人品如何?”
“也是个乱世英雄。”
蔡锷的话音刚落,小凤仙立刻声色俱厉地接道:“君去做华歆、荀罢,我的妆阁,不配你立足!”
蔡锷又是半晌不语。他对面前的小凤仙已是钦佩不已,不禁在心底吟诵起唐代诗人高适的名句:“莫道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”
一时竟有此番入京,不虚此行之慨。
从此以后,小凤仙赢得蔡锷的爱慕和信赖。
蔡锷(中)怀抱着长子蔡端,左边为潘夫人蕙英,右边是刘夫人侠贞。
蔡锷对小凤仙推心置腹,视为知己。小凤仙也爱蔡锷的将军风采和才华胆识,尤其敬佩他反袁护国的英雄壮志。他俩相见恨晚,两情缱绻。
一时间,满京城流传开将军狎美人的风流韵事。
局外人却绝少知道,这是一对侠义情侣。
小凤仙在大胆、机智地配合掩护蔡锷秘密筹划的反袁护国行动。小凤仙的妆阁内室,成为蔡锷收集情报、拟发密电、隐秘与反袁志士会见接头的安全掩护所。
小凤仙与蔡锷形影相随,外界的议论沸沸扬扬。蔡锷的家里也风波迭起,夫妻反目。
蔡夫人与他狠吵了几回,哭闹着要回老家去。蔡锷也不劝阻。风声都传到袁世凯的耳朵里去了。
流言对蔡锷颇有贬责。其实,蔡夫人很贤惠而晓大义,她是在配合蔡锷演“苦肉计”。这是蔡锷巧妙筹划的“佯狂避世”迷惑袁世凯计谋的一部分。
起初,小凤仙尚不知蔡锷与夫人演的“双簧”。
当有人指责蔡锷“宠妓灭妻”的同时,针对她的各种飞短流长也纷至沓来。
这对小凤仙的为人是一大考验。她难堪,为蔡锷夫妇的不和而愧疚不安。
她确实倾心于蔡锷这位英俊勇敢而又温文儒雅的将军,但为蔡夫人考虑,她准备痛苦地提剑斩断情丝。她采取了理智、大义而富于同情心的行动,大胆去拜访了蔡夫人并博得蔡夫人的好感。
小凤仙拜访过蔡夫人之后,才把见夫人的经过,告诉蔡锷。
影视剧照
这天中午,蔡锷又来见小凤仙。小凤仙自与蔡锷结识后,虽未摘“牌子”,实际上已不再接待别的客人。所以蔡锷每次来访也不再通报,可以排闼直入,毫无顾虑。
小凤仙起床不久,刚刚梳妆完毕。见蔡锷进来,两人便手拉手来到套房,套房里有一张很舒适的小床,蔡锷喜欢在这里睡午觉。蔡锷往小床上一坐,把枕头垫到背后靠起来。
小凤仙先向窗外望了望,然后挨着蔡锷坐下。她见蔡锷似无要紧事待开口,便握起他的一只手合在自己的掌中,若有所思地说:“我到府上去过了,见到了蔡太太。”
蔡锷未免有些惊讶,说:“我怎么不知道?”
“我特意瞒着将军去的。”小凤仙说,“我是忍声吞泪去的。见了面才知蔡太太的大贤大德。”
接着她说了去见蔡夫人的经过。她决意去见蔡夫人表明心迹,事先打电话给蔡夫人道明了身份,说有话要跟太太谈谈,请太太约一个见面的地点。
太太表示欢迎她直接到家里来说。
一见了面,小凤仙很坦诚地表示,她不愿意看到蔡将军与太太闹家庭纠纷,但也不能立刻与蔡将军绝交,以免激得蔡将军与太太之间产生更大的裂痕。
她希望太太信任她,给她一段缓冲时间,让她想办法慢慢地与蔡将军疏远。
小凤仙说着便流泪了:“将军猜蔡太太怎么说的?真令人感动。她拉着我的手说:‘好妹妹,别这么说,蔡将军不得志,正要靠你的安慰和帮助。你是聪明人,别的话我就不便多说了。’我回来整整想了一夜,才知将军的良苦用意。”
她咽哽着说:“听太太说,趁袁世凯还没有看破,她近期就准备从京城这虎穴脱身回老家去。太太若一走,我得承担起照顾将军身体的担子……从此我追随将军也更无顾虑了。”
蔡锷默默听着,一直不语。待小凤仙说完,他慢慢抽出捧在小凤仙掌上的手,去抚着他的肩膀。
两人挨得紧紧的,他都听到了她的心跳。
小凤仙这一番披肝沥胆的表白,使蔡锷进一步认识到她可亲可敬,有一副炽热而善良的心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