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,日军建造6年,17天被毁,主阵地对外开放
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,日军建造6年,17天被毁,主阵地对外开放
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的虎头要塞遗址,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,也是侵华日军最后下场的历史见证。
2006年,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9年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虎头要塞,是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秘密修筑的规模庞大,异常坚固的边境军事要塞。
虎头的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,它恰好仅次于伯力和海参崴的中心点,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,同时它又是远东苏军进入东北腹地的捷径通道。
该要塞历时6年、耗资数亿资金、征用劳工两万余人,于1939年春修建完工。
虎头有要塞正面宽12公里,纵深宽30公里,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,由猛虎山、虎北山、虎东山、虎西山、虎啸山5个山头阵地组成,各要塞地下交通壕脉曲折数十公里,各阵地可相通。
要塞工程外围,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。要塞的隧道里,有指挥室、伙房、浴室、粮库、弹药库、发电所、电话总机房、医院等设施。
虎头要塞仓库中储备的粮食、被服、弹药、燃料,足可供养超过1万名士兵3个月以上。
日本关东军曾吹嘘虎头要塞为当时东亚最大的地下军事设施,素有“东方马其诺防线”之称。
1945年8月9日,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,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,激战至26日,苏军终于攻克虎头要塞。
1400名日军和要塞周边地区数百名日本开拓团及军属,除53人逃脱生还外,其他的都成了殉葬品。而493名苏联将士也长眠于此。
亚洲最大火炮炮台遗址,是侵华日军为其所制造的唯一一门40厘米巨型榴弹炮而构筑的,为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,该炮口径410毫米,炮身重量80吨,总重348吨,弹重1吨,最大射程20公里。1941年10月,日本决定将此炮装备虎头要塞。1943年初装备完毕。
为了铭记历史,保存好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证,国家和省市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,开掘和清理了主阵地猛虎山段的部分地下工程,对外开放。并在遗址上修建了“侵华日军虎头地下要塞遗址博物馆”。
虎头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场遗址之一,1990年列入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。